隨著國家“雙碳”戰略和 “智慧電廠”建設推進,火電機組如何降低供電煤耗、提升靈活調節能力和清潔高效水平,成為必答題。新華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優化技術,正在大型火電機組中推廣應用,助力其實現降本增效、節能減排和智慧升級。
眾所周知,汽溫控制對機組的安全高效運行至關重要;但因存在外擾多、滯后大、慣性大、非線性等因素,大多數機組的投用效果都不理想。近年來,新華科技智能優化團隊持續將先進控制技術創新應用在300MW-1000MW機組汽溫控制中,取得了優秀的運行成效。
某330MW亞臨界機組,采用基于煙溫的能量平衡等智能優化技術后,汽溫動態偏差只有±1.5℃。
某350MW亞臨界機組,采用基于過熱器焓增預測模型的自適應控制等智能優化技術后,變負荷過程中的過熱汽溫偏差僅為±1℃。同時,調節閥波動大幅減小,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。
某650MW超臨界機組,采用模型自適應控制等智能優化技術后,在連續反向變負荷指令下,過熱汽溫控制在±4.6℃,再熱汽溫控制±3℃;后續增加汽水分離器出口焓值優化后,控制品質還可進一步提升。
某1000MW超臨界機組,采用模型自適應控制和動態解耦自校正等智能優化技術后,在變負荷過程中,過熱汽溫控制在±2.0℃,在變負荷及磨煤機啟、停過程中過熱汽溫控制在±3.5℃,后續增加汽水分離器出口焓值優化后,控制品質還可進一步提升。
《DL/T 657-2015火力發電廠模擬量控制系統驗收測試規程》:過熱汽溫動態指標為±8℃,穩態指標為±3℃;再熱汽溫動態指標為±10℃,穩態指標為±4℃。
《DL/T 1492.2-2016火力發電廠優化控制系統技術導則》:過熱汽溫動態指標為-8℃~+6℃,穩態指標為±3℃;再熱汽溫動態指標為-10℃~+8℃,穩態指標為±4℃。
如上所述,采用智能優化技術的智能汽溫控制系統,其指標均優于行業標準。
以某600MW機組(供電煤耗300g/kWh,標煤價格1000¥/t)為例:采用智能優化技術后,如過熱汽溫升高2℃、再熱汽溫升高4℃,機組供電煤耗可下降0.5g/kWh,節約燃煤成本160萬/年。
新華科技智能優化技術專門為解決大型火電機組控制難題而研發。目前已陸續開發了62個專用算法模塊,無縫集成在iPlant智能發電平臺中,實現智能燃燒、智能汽溫、智能環保、智能吹灰以及智能協調等優化控制功能,為打造“安全、高效、環保、靈活”的智慧電廠提供強力技術支撐。